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減少進口糧食,大力發展國內農業,增加農民收入,大家怎么看?
- 行業研究
- 時間:2022-05-12 23:39:10
- 1人已閱讀
進口糧食和大力發展農業這并不矛盾,但要有效的增加農民收入,讓農民富起來,單靠農業是辦不到的。
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,土地面積少,農村人口多,在過去的幾十年里,為了讓中國十幾億人能吃飽飯,有衣穿,我們對土地的利用是高投入,高產出,不計農業生產成本,只求單位面積的農產品最高產量。為了實現這個產量目標,我們對土地的利用算是掠奪型的,這就造成了土地土壤質量惡化,投入產出比失調,制約了可持續農業的發展。
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,這是我國新時期確保糧食安全的一大戰略。藏糧于地,首先就是要把原來掠奪式用地造成的土壤惡化得到改善和修復,形成一個優質的土地“糧倉”。現在我國每年大量進口糧食,可為土地用養結合,實現土地科學的良性利用創造條件。如果我國的土地土壤得到有效的修復,農業以最佳效益來生產,即可減少農業生產成本,又可有效的增加農民收入。
目前在國際市場上,我國很多種類的農產品不論質量或價格都無競爭優勢?,F在我國外匯儲備充足,國際貿易環境較好,大量進口糧食,一是可調濟國內市場需求,二是可推進我國的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,為實現高產、優質、高效的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有利的條件。
增加農民收入,讓農民富起來,單靠發展農業是辦不到的。
無農不穩,無工不富,這個道理己被我們廣泛的認知。我們農民朋友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周圍,有多少人是靠種田筑起了別墅,又有多少人是靠種地富了起來?,F在我們農民生活的提高,一是靠我們辛勤勞動為國民經濟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物質,二是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為農民提供了多渠道的收入來源。
走工業化和城鎮化是農民富裕的唯一之路。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實踐證明,工業化為農民轉移就業提供了崗位,城鎮化的發展為農民轉業增收提供了機會,農民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不是農業,而是我國快速的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綜合效應?,F在國家提出城鄉融合發展,將為農民增收拓展更多的渠道,成為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。
大力發展農業,并不是單純的增加產量。
我國農業生產水平和單位面積產量,目前在國際上己處于上等水平。減少進口糧食,就必然要再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,這與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,優質、高效是不相應的。大力發展農業就應該是規模種植,產品優質,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,經濟效益一流。而不是單一的產量提高就認為是大力發展農業的標志。
發展農業,要在確保國家安全戰略的前題下,以最佳經濟效益為出發點,以可持續、產品優質為關鍵點,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入點,決不能再走只要產量,怱視品質和效益的老路。
上一篇:學農業是不是沒有別的專業有前途?
下一篇:幼兒園教師學生校車安全教育培訓